物理防晒是基础。穿长袖衣物、戴宽檐帽和防紫外线墨镜,能直接阻挡 70% 以上的紫外线。选择标注 “UPF 50+” 的防晒衣,其特殊面料比普通衣物防晒效果更强;宽檐帽需覆盖额头、耳后和颈部,避免 “死角” 暴露;墨镜要选标注 “100% 防 UV” 的款式,保护眼周皮肤和视网膜。
防晒霜选对才有效。根据场景选倍数:日常通勤选 SPF 30、PA+++ 即可;户外长时间活动(如爬山、海边)需 SPF 50+、PA++++,且要选防水防汗型。涂抹有讲究:每次用量约一枚硬币大小(面部),颈部、手背、脚背等易忽略部位也要兼顾;出门前 30 分钟涂抹,让成分成膜;户外每 2 小时补涂一次,出汗或游泳后需立即补涂。敏感肌建议选无香精、无酒精的物理防晒霜(含氧化锌、二氧化钛),减少刺激。
饮食辅助 “内在防晒”。多吃富含维生素 C(如橙子、猕猴桃)、维生素 E(如坚果、菠菜)的食物,帮助对抗自由基;番茄中的番茄红素能增强皮肤抗紫外线能力,熟吃吸收更佳。但需注意,饮食只能辅助,不能替代外部防晒措施。
晒后修复别忽视。若不慎晒红、发烫,立即用冷毛巾或冰袋(裹毛巾)冷敷 10-15 分钟降温,再涂含芦荟胶、神经酰胺的保湿修复产品,避免用热水洗脸或敷面膜。若出现脱皮、水疱,需及时就医。
最后提醒:阴天也需防晒,云层仅能阻挡 20% 的紫外线;打伞时注意伞面材质,深色伞比浅色伞防晒效果略好。做好这些,才能安心享受夏日阳光。